:::
適用對象
災害類型
  • 震災(含土壤液化)

中大規模地震震源破裂特性近即時分析

年度 110年度
綱要計畫 臺灣地區110年中大型地震震源資訊之快速彙整與提供年度
細部計畫 臺灣地區110年中大型地震震源資訊之快速彙整與提供年度
主管單位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執行單位 中華民國地球物理學會
對應課題
  • (舊)課題四:精進防災科研技術
產出成果類別
產出成果型態
自評等級
成果內容說明 本計畫針對臺灣地區中大規模地震震源破裂過程的時間與空間分佈進行分析,採用體波震源逆推法,利用世界地震觀測網的遠震體波資料、中央氣象局即時強震網的近場資料及氣象局震後發布的地震資訊(其中包括地震規模、震源位置、震源機制、斷層面解等資料),依規模大小以不同資料進行震源逆推,於中大型地震發生後快速建立震源破裂過程的初步結果。針對臺灣中大型地震進行震源模式分析將可對發震區的震源破裂特性有更清楚的瞭解,同時所建立之震源破裂模型對於後續之研究,如庫倫應力轉移分析、地震波傳遞模擬與強地動評估等亦可提供重要的資訊。長遠目標而言,震源破裂模型持續且有系統地分析與建立將有利於地震與地質等基礎研究,亦可用於地震防災及減災的參考。
實際防災落實應用情形 1. 2021年4月18日ML6.2花蓮壽豐地震的聯合震源逆推果指出,其破裂範圍約20 x 10 km2,最大錯動量約22 cm。震源附近於發震後短時間內便產生大量滑移,隨後破裂朝南北兩側雙向破裂,最大破裂速度約3.0 km/s,大約在4秒時釋放最大能量,並在震源週邊區域形成斷層面上最大也是唯一一個錯動集中區(Asperity)。隨後破裂快速減弱,在結束前於斷層南端產生小區域錯動。整個破裂持續時間約15秒,於1至8秒破裂在震源附近發展,為此次地震主要的能量釋放,於11至14秒時破裂主要發生在南邊的小區域滑移。透過此震源破裂模型進行地動模擬的結果指出,此次在花蓮縣水璉村出現的強烈地動加速度紀錄(723.59 gal)主要是由於震源輻射效應所造成,與破裂方向性無直接關係。
2. 2021年10月24日ML6.5南澳深震的聯合震源逆推結果(遠震+近場波形紀錄),從兩個斷層面的初步逆推結果來看,Fault 1 (strike 49, dip 12, rake 120)不論在錯動量與餘震分布間的相關性以及合成與觀測PGA分布的比較中都有相對比較好的解釋。從這些結果推斷,東北-西南走向、低角度朝東南下傾的斷層面會是可能性較高的滑動面。
相關佐證資料
圖片1 ?1.jpg
圖片1說明 圖一、2021年4月18日花蓮壽豐地震錯動量分佈分析初步結果。
圖片2 ?2.jpg
圖片2說明 圖二、2021年10月24日南澳地震錯動量分佈分析初步結果。